迷糊步道舊稱米洋溪步道,因可連接湖底與米洋階地而得名[米][湖],後來就取其諧音為迷糊步道了,前段可由阿里山公路旁進入,尾端則會連接福山古道,是條簡單好走,景色氣候都宜人的步道,難度不高應該算是老少咸宜,若覺得累了也不一定要走完全程,不過階梯多了些,膝蓋若有退化的老人家就比較不適合了吧,我想
整路位於竹林或是樹林中,加上海拔大概在1100-1200左右,所以夏日來走真的是清涼又舒適,當時正值六月底的熱浪襲來,行走其中,可完全是不覺炎熱阿
由阿里山公路66K旁遇指示牌往下,來到了迷糊步道停車場,停車場除了提供停車位之外,還有公共廁所可以使用,很方便
一旁的入口處
介紹牌上清楚的標示了迷糊步道的路況,那我們就開始健行的行程吧
一開始的竹林
竹林蘊含的水分充足,一走進,就感覺溫度直接低了好幾度
路旁的石頭染了一整片的綠
漫步走在林中步道感覺輕鬆自在,尤其四週都是像這樣的綠意包圍,感覺真不錯
步道以石板築成,還算是滿好走的
陽光穿過樹稍
整條步道就沿著米洋溪畔行走,偶而位於半山腰,偶而又貼近溪谷,炎熱的夏天,有時可見戲水的當地居民
這段幾乎都在溪邊行走,行進中不時聽到溪流的聲音,可惜這次沒有攜帶收音的工具,所以就沒辦法取材了,不然遊客不多,這天然的聲音少了干擾,真的是飛常的美妙阿
整條步道也有多處可供休息的位置,走累了就休息一下吧
整路生態很豐富,昆蟲很多,等了好久好不容易等到偏偏飛翔的蝴蝶停了下來,才剛拍玩一張照,就備一旁湊上來要拍照的游客嚇跑了
先遇到樂米吊橋,穿越吊橋可到阿里山鄉公所所在的友友湖連絡道,米洋溪應該算是曾文溪的上游支線支一吧
樂米吊橋
若體力不佳或是時間不夠,也可以把這裡當做折返點,反正健行運動,也沒說一定要走到哪個定點,看體力隨性行走,也是很棒的一件事阿!
溪流可見戲水烤肉的當地居民,很悠閒的感覺阿
由樂米吊橋再度回到步道上,我們就繼續前進吧
又是一整片的竹林,其實筍子也是這裡的特產之一喔,若路上有看到販售,也可以買些回去品嘗一夏
整路的竹子,其實感覺很好,行走築林中感覺就是跟樹林中不同
偶而有些山澗小溝都築有小橋可通過,步道整體算是很完善,也難怪算是熱門的路線之一
路上也有不少的解說看板,大多是對風俗民情以及步道設施做解釋
說著說著又是一道小橋
走累了欣賞一夏樹上的植物也是很不錯,尤其穿過樹稍的光線總感覺特別柔和
竹林小橋
又一座橋
來到了涼亭,這裡剛好是往茄苳巨木的路線
有別於剛剛的步道,這要去看巨木的路線明顯就陡了不少
不過這巨木雖然很高但是體型不大壯碩阿,感覺跟巨木都不上邊,而且茄苳樹長成這樣的大小其實在平地是很常見的
看完巨木又回道涼亭,多走了這一段,感覺比較有消耗到體力了,哈
涼亭的樓梯很有特色,是當地原住民的手工藝術,好看又實用
來到了農用道路與步道的交叉處,反正跟著指標走就不用怕走錯了
開始了連續的下坡,雖然輕鬆,但是因為樹木較為稀疏,反而感覺炎熱不少
路邊也是有供休息的座位
一旁的巨岩也是頗有特色
這個停子到是很有巴里島風阿XD
終於來到最後一個亭子,可以看到不少人在這裡休息,只是就不知道是準備等一下要連走福山古道,還是要走回程了
亭子旁就是本次的行走終點:米洋吊橋了
米洋調僑這邊其實也是福山古道的入口,若是有打算要連走福山古道,那應該就可以安排兩邊接駁比較方便,不然就只能走來回了
想說不想走回頭路,所以決定走出來外面的鄉道,等回在接友友湖連絡道回去
米洋階地的解說
這就是另一邊馬路旁的路口,中間幾戶農家有養犬隻,小心不要被嚇到了
沿著馬路走,除了沒什麼遮蔭之外,其實風景也不錯
前面小條的就是友友湖連絡道了
一旁還有瞭望台
這裡的山區幾乎都是種植茶葉,太高的密度,也是讓人不禁擔心了一下
順著連絡道走,回到了樂米吊橋另一邊的阿里山鄉公所
撐不過大太陽,我們決定由樂米吊橋再接回迷糊步道,走在林蔭中還是舒適一些阿
回到停車場了,感覺運動量剛好,迷糊步道真的很不錯,走在林中的感覺很好很舒服,加上距離不會太長,爬升也不多,對於不想爬山但又想到戶外走走的朋友而言,應該是個很棒的選擇喔
2015夏季,嘉義步道健行去(阿里山公路周邊)
喜歡本文的話請按推或讚給我一點鼓勵喔!!
歡迎加入粉絲頁!!